空調節能惠民補貼措施于2011年6月正式結束后,高能效定頻空調價格水平受到較大沖擊,盡管各企業為保證市場占有率不受較大影響紛紛從內部挖潛消化因補貼取消帶來的成本增長,但是最終依然在價格水平上有所體現,高能效空調價格明顯上升。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的重要階段,政策支持效應遞減明顯,生產企業自我生存、發展能力將更加重要。就空調行業和企業來講,面臨著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斷發生變化以及不確定的考驗。
成本性通脹對國內空調行業的影響非常明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銷售成本普遍上升,其中稀土價格大幅飆升造成的壓縮機成本上升更是迅速反映到產品銷售終端上。
據了解,三四級市場及鄉鎮市場的增長對行業整體增長的貢獻力突出是2011冷凍年最為顯著的亮點。《白皮書》數據顯示,三級城市銷售量同比增長37.50%,四級城市銷售量同比增長更是達到70.88%,遠遠高于平均增長水平和一二級城市同比增長水平。國際市場中,美國經濟步入衰退、歐債危機持續蔓延、新興市場出現滯漲等一系列不穩定形勢導致空調出口的幾大傳統優勢地區面臨需求不足難題。而國內市場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產品普及程度迅速提高,政策推動作用也在逐年遞減,這些極為嚴峻的宏觀環境和現實的市場變化都需要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
